近日,湖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了“中小型生活垃圾熱解氣化與煙氣凈化系統研究及產業化示范”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來自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省環境監測中心等科研院所的7位教授作為評價專家與會。專家嚴格審閱了評價資料、聽取了項目單位匯報,并經過質詢、答疑、獨立評分,對中國航天科工所屬湖南航天凱天環保公司自主研發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進行評價。
評價認為:第三方檢測報告表明,經處理后的煙氣中的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氫、一氧化碳和二噁英等污染物排放指標均遠遠優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的排放標準。并且此項成果進行了產業化應用,用戶反映良好。與會專家均表示高度認可,建議進一步加大市場推廣應用。
這意味著,航天凱天環保自主研發的低成本無害化就地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工作站,填補了國內中小規模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空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全面達標排放,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運營
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這是2015年末,黃偉受命對垃圾處理市場進行調研,所見的農村垃圾圍村現狀。“很多農村垃圾處理系統停擺,基本成了曬陽光工程。主流模式‘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在具體執行時困難重重。”黃偉向記者介紹。
被動局面源于一方面“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模式垃圾運輸距離超過20公里,運輸成本高企,另一方面,縣級填埋場規模小、運營成本高,地下滲瀝液得不到處理,反而使農村生活垃圾由分散污染變成集中污染。
在此背景下,航天凱天環保將戰略目光投向廣闊的農村腹地,2016年初,固廢事業部成立,黃偉出任總經理。“針對農村垃圾運輸及填埋難的兩大痛點,我們創造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農村垃圾‘1+N’一體化處理模式,1是指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解決方案,N是指N種技術、產品裝備、工藝路線的處理處置方式。”黃偉表示。
技術團隊潛心鉆研,“N”路線的主力設備——農村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站設計成型,根據垃圾處理量的具體情況,可實現定制化生產。產品型譜覆蓋日處理垃圾量 5-100 噸,占 地 面 積 僅 200 ~ 1500 平 米左右,選址靈活方便 。農村垃圾來源多樣,成分多變,尾氣排放達標是其無害化處理的一道坎。
湖南航天所屬的航天凱天環保自1998年涉足大氣環境治理領域,目前已成為在規模和技術方面居于全國前列的大氣環境治理公司。公司自主研發的近零排放技術,能將鍋爐煙氣各項指標達到我國最嚴排放標準。
有了19年深耕的底蘊,這一道坎,便迎刃而解。經過五次迭代后,該設備性能優越,已領先于市場同類產品。它可一鍵式開關機,經久耐用,運營 15年以上;二噁英、煙氣經過深度處理,實現近零排放;有機垃圾裂解熱解充分,減量化達95% 以上;運營成本低,每噸垃圾處理成本是填埋處理的六分之一。真正實現農村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運營。
2017年底,在環保督查極其嚴格的大環境下,航天凱天環保建設運營的農村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站順利通過權威機構的檢測,煙氣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隨后,它又通過湖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評價會,得到權威專家肯定與推薦。
運行上百案例,新模式助力“美麗鄉村”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40%的建制村垃圾處理設施缺失,農村垃圾處理率僅為40%左右。農村垃圾治理必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新熱點,這是一片尚待開墾的市場藍海。有了先進的技術支撐,航天凱天環保創造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鄉鎮垃圾1+N一體化處理模式,1即在縣城及周邊區域,集中建立垃圾氣化/焚燒發電廠,N即在轄區各鄉鎮建設運營多個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站。
目前,航天凱天環保已經在廣東、湖南、陜西、甘肅、貴州等地運行上百個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站,效果穩定可靠。 其中,陜西省丹鳳縣農村小型生活垃圾處理站日處理垃圾量為10 噸,輻射多個行政村,垃圾處理減量化率達 95% 以上,不產生二次污染,節約運輸成本 80%以上,是解決農村垃圾圍村困境的可行方案。2017年7月,陜西省張道宏副省長帶領省環保廳、各地級市負責人一行200 余人來到丹鳳縣考察我司建設運營的農村垃圾小型無害化處理站。在詳細了解相關原理后,張副省長滿意地點頭,稱贊說:“經濟實用,方案可行,值得推廣!”
“目前,我們已與在全國多地政府洽談,推進整縣生活垃圾處理PPP項目。”航天凱天環保總裁葉明強告訴記者,“同時,也歡迎更多有志于此的代理商精英,與我們共同掘進這片市場藍海,成為農村垃圾處理專家。”
|